鹰鹃外形似鸽,但稍细长。嘴强,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级飞羽。尾长阔,呈凸尾状,有8~10尾羽。脚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后,趾不相并。雌雄外形大体相似,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
有巢寄生的习性,自己不营巢,寄生于喜鹊等鸟类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孵化后雏鸟将寄主雏鸟杀死,被寄主喂养至成熟。一般栖息于山林中、山旁平原、冬天常到平原地带以及限于树上活动。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台湾岛、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经秦岭至四川、、云南、海南等地。
鹰鹃头和颈侧灰色,眼先近白色。上体和两翅表面淡灰褐色;尾上覆羽较暗,具宽阔的次端斑和窄的近灰白色或棕白色端斑。尾灰褐色,具五道暗褐色和三道淡灰棕色带斑,尾基部还在覆羽下隐掩着一条白常单独活动,色带斑,初级飞羽内侧具多道白色横斑。颏暗灰色至近黑色,有一灰白色髭纹。其余白色。喉、胸具栗色和暗灰色纵纹,下胸及腹具较宽的暗褐色横斑。幼鸟上体褐色,微具棕色横斑,除颏为黑色外,全为淡棕。各羽中央具一宽的黑色纵纹或斑点,胸侧常具宽的横斑,两胁和覆腿羽具浓黑色横斑。
常单独活动,多隐藏于树顶部枝叶间鸣叫。或穿梭子树干间由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飞行时先是快速拍翅飞翔,然后又滑翔。飞行姿势甚像雀鹰。鸣声清脆响亮,为三音节,其声似贵贵一阳,贵贵一阳。繁殖期间几乎整天都能听见它的叫声。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蝗虫、蚂蚊和鞘翅目昆虫最为喜欢。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