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顾名思义,它针对的使用群体必然是“官”,尤指皇帝及其高级臣僚,有别于为普通百姓烧制的“民窑”。官窑瓷器素来是高端瓷器市场的领跑者,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是所在时期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准,也反映了帝王的喜好与社会风尚。近几年来,官窑器的价格一直在稳步攀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官窑瓷的独特材质、工艺特性及稀缺性所决定的。
6月26日晚7点30分,北京大羿春拍「御用:宫廷瓷器艺术珍品」专场将率先举槌,精挑细选68件精美的御窑和官窑瓷器,数量虽不多,但件件精彩,品质极高。本次拍卖,联拍在线将全程直播,并提供实时同步竞拍技术和服务支持。
「御用:宫廷瓷器艺术珍品」专场将侧重于呈现官窑瓷器所带来的瓷器审美品味的变化。那些宁谧涵芳的釉色,将明清二朝精湛的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呈现了明清瓷器的清晰发展脉络。继续秉承对艺术品历史、学术、文化价值严格把握的原则,本次北京大羿所带来的拍品主要为早期国有文物商店库出或是知名收藏家旧藏,来源清晰可靠,且不少与故宫等重要文物机构的馆藏相类,“珍、精、稀”俱全。
精品一览
Lot明嘉靖红地黄彩云龙海水纹罐
『大明嘉靖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高度14cm
拍品估价:1,,-2,,人民币
参阅:《故宫文物菁华百品展》,台北故宫博物院,年,页34,图12
嘉靖彩瓷冠绝一时,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称胜于明、清两代,后世无人可及。其间发明甚多,诸种色釉相互交融,铺陈出一个斑斓绚丽的彩瓷世界,其中红地黄彩者最为名贵,为嘉靖一朝所独有,深得藏家所推崇。本品即是当中最为显著的一例。
本品造型敦实而秀润,全器以矾红彩为色地,以黄彩绘画纹饰。器身肩部绘如意云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双龙驾腾于寿山福海之上。花饰繁缛丰富,笔意潇洒恣肆,云龙古拙可爱,虽无永乐、宣德盛世威武刚猛之气,却独具诙诡古趣,为嘉靖时期特有之风格。底部所见胎骨厚重坚致,圈足内均施亮青釉,厚润莹美,中心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色泽浓妍泛紫,笔力遒劲,深透胎骨。
嘉靖彩瓷冠绝一时,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称胜于明、清两代,后世无人可及。其间发明甚多,诸种色釉相互交融,铺陈出了一个斑斓绚丽的彩瓷世界,其中红地黄彩者最为名贵,为嘉靖一朝所独有,深得世代所推崇。层次繁缛丰富,笔意潇洒恣肆,云龙古拙可爱,虽无永乐、宣德盛世威武刚猛之气,却独具诙诡古趣,为嘉靖、万历时期特有之风格。黄红二彩相配得宜,对比强烈,一如前人赞誉:『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极尽华丽』。本品所饰之红彩色泽鲜妍,华丽凝重,涂施匀净厚润,虽然历经过往四百余年的风霜,表面留下细碎的磨损痕,却丝毫不减其风韵,依然惊艳四方,动人心魄,益见沧桑犹存的厚重感。
附图:明嘉靖红地黄彩云龙纹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附图:明嘉靖红地黄彩云龙纹罐
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Lot清乾隆窑变釉长颈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46.5cm
拍品估价:1,,-2,,人民币
著录:《山中商会》出版,编号
参阅:
1.《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清代官窑瓷器》,江苏美术出版社,年,页
2.《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年,页
瓶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叙述:『胆瓶,胆瓶形如悬胆,口径直下腹征椭圆形式,有大有小,古时铜瓶此式尤盛行,瓷製以乾隆为多』。器形端庄大方,较之同时代作品,颈部更为挺立超拔,线条更为细腻流畅,充满上冲的动感。
窑变釉为雍正时期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据雍正十年《江西通志》载,雍正帝致力仿钧,制新釉多于九种。另《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製方法」,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并多次奉命烧造,足见皇帝对窑变釉的偏爱。
拍品通体施窑变釉,美丽的紫色、红色、蓝色的釉水互相交融,自瓶口如瀑布般垂淌,色泽变幻,绚丽夺目,釉色流淌,融熔自然,晶莹光润,美不胜收。口唇因釉料垂流自然显出一圈牙黄,对比相宜,奇趣盎然,妙得宋钧釉神韵。底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Lot清嘉庆粉彩百花不落地葫芦瓶
『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32.5cm
拍品估价:,-,人民币
记录:香港佳士得,年4月29日,编号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年,页,图
拍品器型饱满,造型秀丽,线条流畅。器内及足内施松石绿釉,质地匀润,外壁以粉彩百花不落地为饰,此类纹样表现为花朵相互簇拥、不留空隙之布局,于有限的空间内堆迭的绘饰月季、牡丹、菊花、忘忧、兰花、牵牛花、大波斯菊、秋海棠、矢车菊、梅花、荷花、荷叶、虞美人等各式花卉,又称『万花锦』,『万花献瑞』,『万花献寿』,以繁盛鲜妍,目不暇接的繁花纹样取胜。此类纹样,花团锦簇,多彩并施,要求绘功落笔准确,毫厘不差,方可成器。此类纹样初见于康熙时期铜胎画珐琅,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水丞,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卷5》,图版32。于御瓷上作为装饰纹样则始见于雍正朝,此后延烧,但仍以乾隆和嘉庆时期万花献瑞纹样最为繁密考究。
据清宫档案记载,百花不露地者,是帝王专用赏花应景之瓷,所以较清其它官窑相比,工艺更为讲究。首先,需要内务府造办处出具画样,设计出百花齐聚之画稿,上呈皇帝审批后,再交付御窑厂作为粉本,其构思最妙之处则是尽收春意盎然之象而又无砌堆之感,殊为巧思。其次,御窑厂的工匠依照工样将画稿临摹勾勒于白瓷胎上,务必毫厘不差,同时又要照顾到器表不同于纸面的不均衡特性,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极其考验工匠的制瓷技巧。再者,百花不露地者,一器之上所见颜色不下三十余种,彩料配制之多堪称众瓷之首,故绘画之前,彩瓷的所有颜料必须配备,种类繁多几近百种,均需一一调试,此项工作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最后,填绘洗染,必经画师数人之手,历十数日之功方可入窑。故一器告成,历时数月之久,耗资甚巨,绝非其它御瓷可比。如此繁复之至,必将注定百花不露地者烧造不多,其珍贵难得程度可见一斑。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乾隆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芦瓶,装饰工艺与拍品相同,可兹参照。
附图:清乾隆粉彩百花不落地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Lot明正德白地绿彩暗刻云龙纹碗
『大明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口径19.8cm
拍品估价:,-,人民币
来源:美国收藏家安·斯坦威德尔·唐纳利·哈迪(年-年)旧藏
参阅:
1.G.Valenstein,《AHandbookofChineseCeramics》,纽约,年,图版;
2.DaisyLion-Goldschmidt,《MingPorcelain》,弗里堡,年,图版;
3.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年,卷2,编号,后售于香港苏富比,年10月9日,编号20。
此碗造型规整,口沿微敞,胎质细腻,通体施釉,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内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水绿彩云龙纹装饰。碗心绘一条游龙,龙盘旋矫健,苍劲有力;外壁饰有两条行龙,龙首前伸,身躯弓起,尾部有弧度地扬起。龙都是五爪,似风车状。龙纹线条纤细,舒展自然。碗底心青花书「大明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白釉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均有烧造。明宣德官窑的白釉绿彩,是明代的稀有珍品。成化时期白釉绿彩已趋成熟,绿彩色泽浅淡,微闪黄色,透明感强。明代正德年间的官窑瓷器多产于景德镇。《江西大志·陶政》记载:『正德初,设御器厂,专营御器。』
Lot明正德白地绿彩云龙纹盘
『大明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口径17.7cm
拍品估价:,-,人民币
来源:扬州文物商店旧藏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页,图61
盘为敞口,弧壁,浅腹,圈足。内外壁均施白釉,釉面莹润光亮。外壁釉下刻划海水纹,釉上以绿彩描绘两条五爪云龙,祥龙身躯蜿蜒,极富动感;内底、口沿及足墙处均绘饰绿彩弦线,盘心施绿彩绘一侧面团龙,龙纹轮廓清晰,周饰祥云。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规整雅致。整器胎体细腻,釉质润泽,线条勾画自然流畅,纹饰生动传神,颇具帝王之气。
白釉绿彩瓷始烧造于明宣德年间,兴盛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造型多为盘、碗。其烧造工艺较为繁复,需先于素胎上刻绘纹样,然后将纹样外的地子施以透明釉,待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填以绿彩,二次入窑低温烧造而成。而此类云龙纹盘始自成化,正德最兴,嘉靖之后则不复见矣。据载,当时为迎合皇帝喜好,御窑厂在此时精工细刻烧造了一批此样式龙盘,尺寸由十五公分至二十三公分不等,绘画施彩均达当时最高水平。
Lot清嘉庆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28.5cm
拍品估价:1,,-1,,人民币
记录:中国嘉德,年5月12日,编号
参阅:
1.《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年,页,图72
2.《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年,页,图
拍品撇口,细长颈,下腹略垂鼓,圈足外撇。造型周正俊秀,外形线条流畅优美。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莹润,腹部饰青花芭蕉竹石图案,栏杆周围,芭蕉和兰竹生于奇石之间,生机盎然,富有园林小景的别致趣味,纹饰描绘细腻,富有层次感,地面皴法技法轻轻绘出,笔意娴熟,构图疏朗得当,给人以水墨小品画的清幽之境。颈部饰蕉叶纹,卷草纹以及灵芝云纹作饰,底端为明清时期习见的变体莲纹。
此式芭蕉竹石图玉壶春瓶为清宫陈设之经典,及摹仿明代永宣青花而成,始见雍正时期,惟求仿古故未曾署款。其后继之,遂写本朝年号款。其形庄重典雅,俊美多姿,胎质坚致细白,釉汁滋润明亮,青花一色浓妍深沉。图中竹石芭蕉俱见神采,点涂技法发挥尽致,所到之处尽现永宣遗风,殊为难得,诚属嘉庆佳品。本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蕉竹玉壶春瓶相同,可资比较。
附图:北京故宫储秀宫室内陈设
附图:清嘉庆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Lot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25cm
拍品估价:,-1,,人民币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年,页,图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3年,页
蒜头瓶因瓶口形似蒜头而得名,始见于汉代青铜器造型,瓷製者则以明嘉靖、万历两朝为盛。清代官窑沿用此种器形烧造宫廷陈设用瓷,尤以乾隆时期的青花品种较为名贵。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帝就曾命太监高玉传旨将内府旧藏一批明代瓷器,交付景德镇御窑厂让唐英仿烧,其中就有『宣窑青花白地蒜头瓶』。此品种两岸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均有收藏。
此瓶蒜头形口,长颈微束,溜肩鼓腹,高圈足略外撇,造型挺拔俊美,胎质细腻坚实,釉面平整温润。瓶通体以青花描绘,口肩分饰回纹、缠枝花卉、莲瓣及如意云头等五条纹饰带,腹部主体以『三多』为主题纹饰。腹部『三多』纹饰的每枝花果根部均点缀以灵芝,愈显灵枝仙果,祥瑞天赐。其枝叶繁茂,舒卷优美,花果饱满圆润。整体布局疏密得当,错落有致,青花色泽艳丽,笔触点染之法为仿永宣青花铁锈斑式样,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精心之作。
附图:清乾隆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南京博物院藏
附图:清乾隆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Lot清嘉庆御制青花海水九龙纹瓶
『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30cm
拍品估价:,-,人民币
来源:英国德比郡家族旧藏,购于年代
拍品直口,长颈,溜肩,直腹,圈足。造型高雅,线条柔美,其外壁通绘青花祥云九龙纹,九条威龙穿梭于祥云、火珠之间,神态生动,气势磅礴,显得威严庄重。九龙又暗合《易经》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九五之尊』之寓,颇显皇家威仪。『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纹不仅是祥瑞的象征,更是作为明清两朝皇家御用的帝王专属之纹,满清帝王致力于塑造其正统性与无上皇权,在各类宫廷御用的艺术品上广泛使用龙纹,特别是作为宫廷陈设和使用的御窑瓷器中,有如本器。
瓶身以青花满绘祥云九龙纹,海水波涛汹涌,九龙形态各异,或正面威严,或腾空而起,或水中翻滚,气度非凡,于一瓶之祥云间腾跃的巨龙描绘得极为威武生动,体现了飞龙在天的皇家威仪,皇家气派十足。特别是本品尺寸适中,非大型陈设器,也非十余厘米的小瓶,而是近三十厘米,大小适中,是可以在皇帝万机之暇把玩品鉴之物。整器布局疏密有致,繁而不乱,纹饰层次丰富,青花发色妍丽,釉色纯净幽雅,纹饰线条遒劲流畅,当为嘉庆宫廷陈设精品,可堪珍藏。
附图:清嘉庆青花海水云龙纹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附图:清嘉庆青花海水九龙葫芦瓶
北京保利,年12月5日
编号
Lot清乾隆斗彩绿龙纹罐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21cm
拍品估价:,-1,,人民币
记录:天津文物,年11月22日,编号
出版:《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北京天津卷》,河北美术出版社,年,页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故宫博物院,页,图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3年,页
此式绿彩八吉祥赶珠云龙纹罐为清代官窑经典品种,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彩绿龙八宝盖罐为大运瓷器品种之一,自雍正朝始造,直到道光朝均有烧造,以后不再烧造。』此罐带盖,直口、丰肩、鼓腹下收,器形端正。胎体洁白坚致,釉面滋润亮泽。通体以青花绘纹饰线条,复填绿彩。口沿处有一道弦纹,肩部绘八宝结带,下有一周如意云头纹将之与腹部主题纹饰云龙间隔开来。腹部绘双龙戏珠纹,龙纹形状威猛,龙身伸展飞腾,张口吐舌,龙爪刚劲有力,飞腾于云朵之间,追逐宝珠。周围饰以火焰,威武雄壮,极富感染力。近底处作一周变形莲瓣纹。纹饰填彩精准,绿彩娇嫩明艳,为乾隆官窑的精品。
出版:《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北京天津卷》
河北美术出版社,页(其中一只)
Lot清乾隆斗彩绿龙纹罐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度21cm
拍品估价:,-1,,人民币
记录:天津文物,年11月22日,编号
出版:《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北京天津卷》,河北美术出版社,年,页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故宫博物院,页,图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3年,页
附图:北京故宫漱芳斋室内陈设
Lot清光绪松石绿地粉彩富贵报喜图象耳瓶
『永庆长春』四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高度45cm
拍品估价:,-,人民币
参阅:
1.《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製瓷官样与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年,页、
2.《御堂佳器:晚清宫廷帝后用瓷》,故宫出版社,年,页64、65
拍品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为光绪时期慈禧太后的专用瓷器,极富时代特色。拍品撇口,腹部圆鼓,圈足外撇。胎体厚重,肩部两侧象耳生动逼真。肩部隐起如意头纹一周,并墨彩勾边。外壁以松石绿地粉彩为饰,颈部和腹部绘牡丹盛开,喜鹊飞翔其间,通体纹饰布局满密,花繁枝茂,一片富贵繁荣的好景象。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此品种之画样,其黄题签书:『照此样,翡翠地花瓶二对,一尺五高二对,六寸至三寸各四对』。
附图:清宫画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附图:清光绪松石绿地粉彩富贵报喜图象耳瓶
北京颐和园藏
Lot清同治珊瑚红地描金开光粉彩龙凤喜字纹盘、碗、匙(一套六件)
『长春同庆』四字双行楷书款、『燕喜同和』四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不一
拍品估价:,-,人民币
参阅:
1.《宫廷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3年,页
2.《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北京出版社,年,页76,图26
碗与盘装饰一致,器身内外均施珊蝴红釉,内壁装饰繁复,以金彩绘四周喜字纹,盘碗里心金彩书团寿纹;外壁四面开光内以粉彩各绘龙凤捧喜图案。外底落「长春同庆」四字双行楷书款。整器矾红彩、粉彩皆发色明快鲜艳,且用金彩,富丽堂皇,十分精致。「长春同庆」款大婚用瓷以矾红地描金粉彩为主,以『龙凤纹配喜字』为标记,再配以花卉、粉蝶,寓意龙凤呈祥、长盛久春。
汤匙长柄,如意状头,椭圆形勺池。通体罩施珊瑚红釉,色泽明丽,其内壁以金彩绘喜字纹,外壁四面开光内以粉彩各绘龙凤捧喜图案,开光外绘粉彩花蝶纹饰,方寸之间游龙戏凤,布局繁而不乱,从容有度。整器胎釉兼美,端庄秀丽,纹饰精致细腻。此匙属于同治十一年(年)皇帝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从同治七年开始受命烧造皇帝大婚用瓷,以成套的日用器为主,器类有碗、杯、盘、碟、盅、渣斗、盒、匙等,釉色以黄地、红地最多,其中珊瑚红地描金双喜纹为饰的瓷器有书「燕喜同和」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