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孩子们起床后都要背一首古诗,这成了她们在疫情期间的必修课。今天她们背的是唐代孟浩然的《春晓》。这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的作品,是一首经典的山水田园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个女儿背了一会儿,就要开始学着解释诗的意思了。小女儿拍着手,嚷嚷着她要解释这首诗。不过在解释之前,她还是问了我一个问题。“晓”是什么意思?看着她求知若渴的小眼神,我怎舍得不给她讲一讲呢?
日出
“晓”即天刚亮。“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这与我们在《春夜喜雨》中看到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晓”字是一样的,都表达早上天刚亮的意思。从时辰上看,应属于十二时段计时法的“日出”,也就是现在早上的5点—7点钟。
小女儿饶有兴致的解析道:春天的早晨诗人睡了个大懒觉,听到到处都是鸟叫声。昨天夜里下了雨刮着风,外面的落花掉了许许多多。大女儿问她怎么就睡了个“大懒觉”?小女儿一本正经地答道:“春眠不觉晓啊!”到处都是鸟叫声了,诗人还没起床,这不就是个赖床鬼嘛!女儿们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以为古人都是“闻鸡起舞”的,没想到还有人自爆是个大懒虫。她们从诗歌中找到了快乐,这一点令人欣慰。
树上的鹧鸪鸟鹧鸪鸟
我继续追问:你们知道是什么鸟在叫吗?大女儿先发了言“是鸡叫,不对是喜鹊叫,黄莺叫!”小女儿想了半天问我上次回老家听到的是什么鸟在叫。“对了,是鹧鸪鸟的叫声,我们爬山的时候就听它喊’哥哥,哥哥’”小女儿的记忆力总是那么好。这春天的鸟总是很多,喜鹊报晴有之、千里莺啼有之、鹧鸪催耕种有之。
那么诗人想说什么呢?女儿们这就得好好想一想了,面面相觑之下还是向我求助了。其实不难看出作者有意关心门外落花的,他注意到了昨夜里的风和雨,他担心地想到屋外定是落花满地了。他心底里那怜惜春天的情感慢慢升起,他是一个倍加珍惜春光的人。末尾两句语言很平实直白,我们从这不求巧趣的简单文字里,听出了诗人的弦外音,他流露出了对于春天将逝的些微惋惜。
落英满地
不得不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着一股清淡自然之风。读他的诗,你会发掘出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妙以及感受到自得其乐的妙处。这也是他与其他的诗人不同的地方,少了些对境遇的悲愤不平和怨天尤人的感慨。
本文为鹿人岛主原创,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评论区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