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https://m.39.net/pf/a_10467294.html新雨洗花尘,
满目春如绣。
三月里的一场倒春寒过后,
被雨水洗过的西河镇道店村民俗村、徐家湾、
黄岗村等地,
春入园林、翠浪蓝光、
清风收积润、
斜日弄晴天,
柳带随风金袅娜,
次第芳菲欣然开,
一派鸟语花香、
赏心悦目的雨后初霁风光。
走进道店村徐家湾,两幅依房而画的彩绘映入眼帘,巍巍青山的彩绘与村里的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传递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作为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徐家湾,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眼前的这两个篮球架都是热心村民自发购买并安装的,黄岗村之前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民都很珍惜这份荣誉,都说既然是全国文明村,那就要当好排头兵、人人要当模范。黄岗村是镇里第一个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移风易俗的推行将原本要花费八、九万的白喜事费用降低了到了两三万元,真正做到了喜事轻办、丧事简办,文明乡风吹遍了的整个村。编辑搜图这些都是西河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让我们趁着雨后初晴、清爽宜人的天气,走进沿黄孝线绘制出的“雨后澴川图”,寻觅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感受满眼田园风光和浓浓乡愁情怀。
缘何七大产业齐聚这一片福地
一场春雨后,道店民俗村的樱花大道上落英缤纷,漫步其中,依稀闻到淡淡花香,轻风吹拂着碧绿的麦田,油菜花、紫薇花、梨花、桃花等次第绽放的花朵也随风摇曳。
“道店村以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为主,沿线2.3公里的黄孝路段,引进了7个农业项目,有福良山茶叶果苗基地、六月红桃园基地、蓝莓园、市农科院果茶研究基地、良一药业等,流转土地多亩,流转土地费用达多万,曾经抛荒、闲置长草的岗地,如今流转给农旅企业经营后,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盘活了村级经济,吸纳附近农民就业近千人,加上这些农旅基地环境优美,吸引不少人采摘观光……”,道店村总支委员会书记刘凯说道。
西河镇道店村是由原黄岗、华丰、荣丰、道店四个村合并成的行政村,总人口人,党员人,道店村东接浐川铺,西连西河镇,省道黄孝公路、国道穿村而过,距离京珠高速不到一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为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近年来,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道店村坚持产业先行,合理规划利用抛荒土地,引进绿色、生态、高效农业项目;先后成立“五老”理事会、“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不断加大村湾基础设施提升力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湾改造,发动群众共管共治,利用村湾闲置小块土地打造“小三园”、建设公共场所、绿地等,村民们腰包鼓了,都自发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整个村湾环境优美、乡风和谐、宜居宜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下一步区纪委还将把“清廉村居”示范点定在道店村。
缘何退休的他拆掉自己几十年的老房子
苍翠挺拔、树龄达多年的古朴树下,65岁黄玉增正在打理他的小菜园。沿着地势斜坡而建的小菜园,四周围栏都是灰砖红瓦堆叠,细心的黄玉增还在红瓦上放置了他四处收集来的旧陶罐坛子和颇有古韵的酒瓶子……不久,他将在这些坛坛罐罐里面种上睡莲,到时候小菜园又会有另一番情趣。
“如今徐家湾的‘小三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在家家房前屋后‘遍地开花’。从年到年,党委政府决定改造我们徐家湾的旧面貌,退休后的我乐意为改善村湾做点事情,积极站出来全力配合改造。主动把自己多平方的旧房子拆除,‘贡献’给村里建设了一个新广场,这样村里的人都有了娱乐活动场所,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能为造福百姓做点事情,我觉得蛮值得。”热心村级事务,村里“五老”理事会理事长,孝感农商行西河支行退休的黄玉增说道,“村里搞改造,前期有些村民想不通,我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慢慢的村民的思想通了、看到村里确实变好变美了,心也顺了,他们反过来都积极支持村湾升级改造,我们住在这里很有幸福感。”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家园发挥余热,让环境变得优美怡人、村民其乐融融,像黄玉增这样的老人,正享受着晚年该有的美好生活。
西河镇道店村徐家湾位于省道边,距镇区约2公里,全湾共有居户52户、人。近年来,该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实施农旅融合战略,大力实施整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五老”理事会,共赏共议村级大事,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在推动村湾村容改造中,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干,各人门前各人包,积极发挥群众主动性,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有群众捐出砖瓦修建平台,让出宅基地修建广场,主动拆除老屋扩宽道路,方便大家出行,全湾农户主动拆除危房14处共平方米,拆除旱厕10个,改建老房6处共计24间,群众捐款5.2万元,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管理民主,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之路。
缘何这个村如今村民回乡入住率达90%
雨后的三月,行走在通往黄岗村的柏油路上,空气格外的湿润清爽,路两旁如队列般挺拔笔直的松树,新发的枝叶在春雨的滋润后,愈发显得翠绿欲滴。松树两旁,是成片的荷塘,“每到夏天荷花开时,路边都停满了前来打卡拍视频的自媒体和游玩的人。”黄岗村书记刘新珍的语气里掩不住的自豪,再往前走,一座小小“黄岗村”车站就掩映在这如诗如画般的松林中。
村民刘胜群的家在村口的第二家,干净整洁的院子里,停着几辆来送亲人外出务工的私家车,一辆开往天津的大巴车稳稳地停在院外的马路边,“今天这一趟有近40人,十多个小时后就可以到天津,除去疫情期间,每年从3、4月份到11月份左右,都要外出7、8个月,这些年村里的环境变化太大了,简直是翻天覆地,让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越来越有归属感,树高千尺总有根,用在外面赚的钱,一起来建设自己的家乡,我觉得满自豪的。”今年五十岁,已外出务工20多年的刘胜群面色红润,声音响亮。刘书记告诉我们,“只要是涉及村湾建设,村里但凡是修桥修路,造福子孙的事,大家都很热情,都是一呼百应地支持。”村容村貌改善后,许多外出买了房子的人都回乡修缮或重建了自己的房屋,村里的回乡入住率达90%,村口的一块功德碑上,刻满了黄岗村刘必湾整个刘氏家族为改善村湾建设,捐资人的名字。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乡村振兴建设之前,黄岗村的常住村民较少,随着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在外务工买房的村民纷纷回村,自发拆除危房、改建、装修老屋,村级建设配套了污水管网,形成雨污分流的态势,将来,村里还要建成一处污水处理微动力中心,建成后湾内将由原先的“污水到处流”变成“清水绕人家”,使美丽乡村建设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历史悠久的黄岗村刘泌湾还有一颗千年古柏,造型似“双龙抱住”,逢年过节,经常有村民在树前祈福。“村里老人讲述,这颗古树是他们村第一代人到这里定居就有的,柏树生长缓慢,前几年看到树皮脱落,以为枯萎死掉了。这几年树又重新长出新枝叶,而且很茂盛,大家都说这是一棵很有灵性的树,保佑着村民们的一方平安。古柏树已被区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林木名录。”刘新珍说道。
缘何柔弱的她十年钟情于这片土地
西河镇道店村(原黄岗村)的泛龙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里,多亩的蓝莓基地,一株株蓝莓亭亭玉立,一簇簇白色的蓝莓小花开满枝头,隐约间,已有零星的花朵凋谢,崭露出蓝莓果的雏形。基地上方,一架植保机正在嗡嗡地“挥洒战场”,“前段时间雨水较多,今天的喷洒作业主要是预防蓝莓根部霉烂,防止蓝莓得灰霉病。”西河镇植保站的农机人员说。
初闻其名,真没想到,泛龙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的总经理王国林,竟然是外表秀美的一位女子。瘦削柔弱的她,已经在这片土地耕耘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的坚守,从最初的50亩“试验田”到今天的亩优质蓝莓基地,终于是硕果初成。
原是西河黄岗村人的王国林,之前一直在孝感城区打拼,十年前,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她,看到这片曾经养育自己的土地闲置搁荒,觉得好浪费,萌生出回乡创业的念头。
刚开始创业没有经验,蓝莓是北方品种,最初并不适应西河黄岗村的岗地土壤,经过一次次的测土配方,请教专家,改良品种,自己学习扦插技术,让优质的蓝莓种苗再销往全国各地,这其中的辛苦,王国林并不轻易示人,对她来说,能尽一己之力,为社会做点事情,为乡亲们做点事情,让曾经荒芜的土地重现生机,带动村里的15户脱贫户就业,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
春雨出霁、阳光灿漫
行走在黄孝线这条干净通畅的农旅融合示范路上,风景优美怡人,蓝天白云下,道路蜿蜒向远方,路旁蓝莓园、草莓园、茶园等农业基地“排兵布阵”,他们是新农人发挥作用的试验田、挥舞青春的战场。以绿色、高效、生态农业项目激活撂荒土地作用,不仅带动村级村民增收致富,更能美化周边环境,给沿线村镇发展带来希望。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黄孝线沿线镇村以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将村容村貌建设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抓重点、补短板、强优势、提功能,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村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自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
“激发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于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充分发挥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才是打赢打好乡村振兴关键战的不竭动力。
畅游在这一条农旅融合示范带上,如同走在一条彩虹大道上,欣赏着一张风光旖旎的千里澴川图:路旁油菜花、樱花、桃花、麦田、茶园、田野……花海连绵、麦苗起伏、绿植飘扬,沿线的每一个村镇,乡风文明扑面而来、民俗景点引人注目、农旅采摘流连忘返……吃喝玩一应俱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打造孝感及武汉的美丽“后花园”、“一日游”的黄金旅游示范带正在初显规模、形成亮点。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冯欢高巧燕